doc文档 空城计读后感5篇

心得体会 > 读观后感 > 文档预览
4 页 506 浏览 0 收藏 4.9分

摘要: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是萌生了不少心得,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空城计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空城计读后感篇1近期,我看了三十六计之“空城计”。这本书对我的启发很深,我从中学到了不少东西。故事说的是,诸葛亮听说街亭失守,忙召集众将,部署撤兵,并亲自带领五千人马,到西城搬运粮草。突然,司马懿率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杀来,城内只剩两千五百人马,诸葛连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大家非常惊慌,诸葛亮仔细分析了一下,说,我自有退兵之计。他让军士各守岗位,大开四门,而他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是个多疑的人,看这个样子,城内肯定有伏兵,连忙撤退。看了空城计,我感觉,诸葛亮非常聪明,有谋略,在危机关头,从容镇定,没有惊慌,仔细分析对方主帅的性格弱点,设计了“空城计”,来对付敌人,以弱小对付强大。因为司马懿是个多疑的人,诸葛亮确信他不敢冒然进城的。“空城计”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生活中,如果遇见危险,要沉着冷静,认真分析应对,出主意想办法。许多时候,办法正确,危险的事最终还是能够化险为夷的。空城计读后感篇2人总是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事情,读书可以增加谈吐的质量和深度,知识就像呼吸一样,吐纳之间方能见人的气质和涵养,所以那里有好的读后感范文供我们参考呢?您还可访问读后感大全网专题,以获得更多方面的读后感范文。诸葛亮派马谡伐魏,结果大败,只好带着一两千老弱残兵逃到一个小城。那里易攻难守,司马懿带着几十万大军追来,到城门口时,见城门四开,几个兵士化妆的老百姓在城门口扫地,高高的城墙内,诸葛亮在弹琴。司马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2-05-03 03:02:21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心得体会6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三国演义读后感心得体会600字一读完一本厚厚的《三国演义》,我不禁感慨历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是啊,他借东风、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妙设空城计……这些事情岂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可是,他最终还是“命殒五丈原”。不知是天妒还是人妒,曹操手下军师、奇才郭嘉去世。
    4.9 分 6 页 | 25.00 KB
  • 在这部小说里,“空城计”和“官渡之战”使我受益匪浅。在我看“空城计”时,我不禁为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包围西城。 但孔明却使用了空城计,把城池四门大开,自己在城楼上深情自若的弹琴,结果,司马懿以为有伏兵,只好下令全军撤退。诸葛亮凭借自己聪明才智和他大智大勇胆量上演了一场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十五万大军。
    4.8 分 5 页 | 23.00 KB
  • 读后感是指读了一本书,一篇文章,一段话,几句名言,一段音乐,然后将得到的感受和启示写成的文章叫做读后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大学生心得10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三国演义》读后感大学生心得1000字一《三国演义》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讲述的是中国古代东汉末年时出现的,三国鼎立、群雄纷挣、明争暗斗……的故事,作者罗贯中先生耗尽了心血著作出来的一部流传至令史诗级著作 真是可惜了;最让我佩服的是诸葛亮了,智谋天下第一人归他莫属,草船借箭、空城计…………都是我们所熟知的故事广为流传,刘备靠他打天下,刘备的儿子也靠他保家卫国,真是死而后己呀!
    4.8 分 9 页 | 32.50 KB
  •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学生心得80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三国演义》读后感学生心得800字一《三国演义》取材于自东汉末年到西晋统一全国的历史。 “三顾茅庐”、“长板桥之战”、“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现在出现在戏剧电影中的著名故事都出自这里。在这些桥段中,曹操的奸诈,刘备的仁厚,周瑜的小气的形象被描述的栩栩如生。
    4.7 分 7 页 | 28.00 KB
  • 《围城》读后感怎么写?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多生动的一句总结,人不都是贪婪又不易满足的吗? 以下是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围城》读后感,下面小编就和大家分享,来欣赏一下吧。《围城》读后感篇1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第三次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
    4.6 分 6 页 | 25.00 KB
  • 读后感通常有三种写法一种是缩写内容提纲,一种是写阅读后的体会感想,一种是摘录好的句子和段落。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三国演义读后感个人心得10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三国演义读后感个人心得1我无比激动的在此翻开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譬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徒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承担不了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合适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
    4.9 分 10 页 | 34.50 KB
  •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如果是走马观花地读,囫囵吞枣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了解,哪能有“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演义》读后感个人心得750字,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三国演义》读后感个人心得750字一怀着激动的心情,我翻开了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比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不胜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当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
    4.7 分 7 页 | 27.50 KB
  •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2023年三国演义读后感想,希望能帮助到大家!2023年三国演义读后感想1我无比激动的在此翻开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譬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徒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承担不了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合适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
    4.9 分 5 页 | 23.50 KB
  • 下面是小编整合的经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一起来看看吧。经典长篇小说名著三国演义读后感范文1我无比激动的在此翻开了中国古典文学名著《三国演义》。 譬如:在西城,孔明用空城计吓退了司徒懿率领的十五万大军。此种例子举承担不了数。可是在故事中也有“智不划谋,勇不合适敌,文不拿笔,武不动枪”的。
    4.9 分 6 页 | 24.50 KB
  • 在这部小说里,“空城计”和“官渡之战”使我受益匪浅。在我看“空城计”时,我不禁为诸葛亮捏了一把冷汗:司马懿十五万大军包围西城。 但孔明却使用了空城计,把城池四门大开,自己在城楼上深情自若的弹琴,结果,司马懿以为有伏兵,只好下令全军撤退。诸葛亮凭借自己聪明才智和他大智大勇胆量上演了一场空城计,吓退了司马懿十五万大军。
    4.6 分 5 页 | 136.50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