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文档 阅读我与地坛后心得感悟

心得体会 > 读观后感 > 文档预览
5 页 1485 浏览 1 收藏 4.8分

摘要:《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是他十五年来摇着轮椅在地坛思索的结果,文章中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朴实的文字间洋溢着作者心灵深处的情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优秀作品。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阅读我与地坛后心得感悟,感谢您的欣赏。阅读我与地坛后心得感悟1为什么在真正失去后才会懂得母亲的辛劳?为什么不抓住当时的美好?为什么在无法挽回后才会尝试思考?作者史铁生已经告诉我们,他的痛悔,他的自责,难道我们要重蹈覆辙?我的答案是“不”。刚开始,作者认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但事实相反,他很幸福,他有一个爱他、会照顾他、时时刻刻关心他的母亲。而他的母亲,是活得最苦的母亲,儿子双腿瘫痪,情绪低落,脾气暴躁,自己心里不好受,但是为了儿子,她撑起了整个家。可是,当时的作者全然不知。这里让我看得有些心酸,觉得作者实在是太不懂事了,一点也不理解母亲,还跟她唱反调。但是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们与当时的作者不都一样吗,一点也不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一次次的争吵,一次次的伤害了母亲的心,但母亲还是与从前那样对待你、爱护你、关心你。母亲的无私、包容令人钦佩,那我们的自私、一意孤行呢?母亲永远的走了,再也不回来了,这才引发了作者的思考,渐渐懂得了母亲的辛劳。可现在,一切都已经追悔莫及,只是痛悔,只是自责,留下的只是空空的床,空空的房······所以,我们一定要抓住现在的美好。我们要珍惜母爱,回报母爱!它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阅读我与地坛后心得感悟2作者(史铁生)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里,对自己所看到的人生百态发出的感悟和思索,同时也回想母亲在世时的艰辛,痛苦而追悔莫及。结合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2021-02-23 03:09:33上传分享
你可能在找
  •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阅读我与地坛感想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阅读我与地坛感想心得1记得在上初中时就学过这篇文章,那时也不怎么理解史老师,今天又再一次读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两点:母爱与生命。 小时母亲经常唠叨,总是让我们感到很是厌烦,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喽,呵呵——人经常犯的错误,等到暂时失去或永远失去时才明白过来,这也许是史老师写这篇文章的其中的一个目的吧,上了大学,背井离乡
    4.7 分 5 页 | 22.50 KB
  • 《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 史铁生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与地坛》初中读书感想范文,喜欢可以分享一下哟! 《我与地坛》初中读书感想1在读《我与地坛》时,我仿佛不是在读书,而是在倾听一位知己细细地讲述他的故事,他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这篇散文给我的感受是:母爱是世间最伟大的力量。
    4.8 分 6 页 | 27.50 KB
  • 史铁生的《我与地坛》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我与地坛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1记得在上初中时就学过这篇文章,那时也不怎么理解史老师,今天又再一次读这篇文章,让我看到了两点:母爱与生命。 小时母亲经常唠叨,总是让我们感到很是厌烦,我想这就是所谓的“身在福中不知福”喽,呵呵——人经常犯的错误,等到暂时失去或永远失去时才明白过来,这也许是史老师写这篇文章的其中的一个目的吧,上了大学,背井离乡
    4.7 分 5 页 | 22.50 KB
  • 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读我与地坛心得感悟,请笑纳!读我与地坛心得感悟1看了《我与地坛》一文,我感受到了我与地坛的缘分,以及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崇高母爱之美子女若似山边草,在母亲心中也象珠宝。 她兼有痛苦与惊恐,祷求儿子能好好地活下去。然而,母亲内心的斗争是何等的激烈,“可她又确信一个人不能仅仅是活着,儿子得有一条路走向自己的幸福,而这条路呢?没有谁能保证她的儿子终于能找到”。 母亲是矛盾的,从感情上讲,她不放心儿子到地坛去,那是一个脱离了她视线让她力不能及的地方。
    4.8 分 7 页 | 28.50 KB
  •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的散文代表作。其中记录了作者在双腿瘫痪期间,来到一座废弃的古园,感悟人生、感悟生死的故事。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我与地坛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1《我与地坛》这篇文章的题目对于我来说并不陌生,对于许多同龄人来说也亦是如此,因为这篇文章在小学初中课本里便有收录,但当我再重新读到这篇文章的时候,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感受,准确的来说应该是 作者围绕着地坛,用一种平和而坦然的语气叙述着那些与地坛相关的人与事。
    4.6 分 6 页 | 25.50 KB
  • “十五年前的一个下午,我摇着轮椅进入园中。”这是《我与地坛》的开始。 这本书是史铁生的著作,讲述了史铁生在那园子里(地坛)所发生的事、所想的东西,以及对生活的感悟……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我与地坛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1散文记叙了作者从青年到中年时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一些事。他先讲了那座令自己毕生难忘的“伴侣”——地坛。这是座被弃废的古园,作者的家就在旁边。
    4.7 分 6 页 | 25.00 KB
  • 《我与地坛》是史铁生先生的一篇小说,文中围绕一座古园—地坛展开,由此展开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对生命的思考,对人生的感悟。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我与地坛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我与地坛读书心得1当意识到自己要开始读书时,似乎已经过了三分之一的暑假,休整了一个学期以来身心的疲累,当我翻开书本,突然发现,阅读,需要一些挑战,那是一种凝神静气的修炼,尤其是处在假期闲散的生活中,要抵御外界这样那样的诱惑 如今的自己似乎少了几分阅读的情怀,所以,我告诫自己,要找回快要失落的阅读情怀!
    4.9 分 6 页 | 25.00 KB
  • 地坛与我:阅读与思考的收获(1)地坛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迹,也是一座文化名胜。它位于北京市东城区,是中国众多历史遗迹之一。作为一名文化爱好者,我曾多次到地坛游览,并从中获得了很多阅读与思考的收获。 首先,地坛给我带来了对历史的深刻认识。作为一个有着数千年历史的建筑,地坛承载了太多太多的历史和故事在这里,我可以感觉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气息和沉淀下来的智慧。 其次,在地坛里我能够感受到传统文化对于人们生活与情感方面产生影响和指引。在这里有很多文化展示馆、书法展示馆等等,它们向人们展示了传统文化之美以及深厚内涵。
    4.7 分 7 页 | 15.68 KB
  • 《我与地坛》这是一篇励志、抒情的散文,也是一篇思念母亲及阐述母爱之伟大的文章,也是致地坛和自己人生的一封感谢信。这篇文章也可以说是他与地坛的一个结晶或者一个产物。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我与地坛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我与地坛读书心得1由于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中隐藏着的常人感受不到的痛苦。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在我心中渗透得彻底。”只有到了那最关键的一刻,人的心才会有所觉悟,但是到了那时,一切都晚了,我们已无力挽回。
    4.9 分 5 页 | 21.50 KB
  • 一本书讲述一段故事,《我与地坛》则讲述了一个有关母爱的故事。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我与地坛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我与地坛读书心得1为什么在真正失去后才会懂得母亲的辛劳?为什么不抓住当时的美好? 为什么在无法挽回后才会尝试思考?作者史铁生已经告诉我们,他的痛悔,他的自责,难道我们要重蹈覆辙?我的答案是“不”。刚开始,作者认为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 这里让我看得有些心酸,觉得作者实在是太不懂事了,一点也不理解母亲,还跟她唱反调。但是仔细想想,现在的我们与当时的作者不都一样吗,一点也不了解母亲的良苦用心。
    4.7 分 5 页 | 20.50 KB
本站APP下载(扫一扫)
活动:每周日APP免费下载全站文档
本站APP下载
热门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