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野草读后感5篇
心得体会 >
读观后感 >
文档预览
3 页
1642 浏览
14 收藏
4.6分
摘要:诗集内容形式多样、想象丰富、构思奇特、语言形象,富有抒情性和音乐性,成功地运用了象征手法,深化了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鲁迅野草读后感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鲁迅野草读后感篇1学完《野草》这一课,让我感受到了野草的生命力的伟大。这篇文章写了三个事例,我记忆犹深的是这样一个故事:大家都知道头盖骨是非常坚硬致密的,生理学家和解剖学家用尽了一切办法,都没有把头盖骨完完全全的分开,后来有人发明了一个这样的办法,把一些植物种子放进头盖骨里,每天给它温度和湿度,于是种子发芽了,把坚固致密的头盖骨分开了。这篇文章通过写野草顽强的生命力,高度赞颂了野草顽强的生命力,同时启迪人们面对困难要有顽强的意志,克服阻力勇往直前!!!鲁迅野草读后感篇2野草,在我们周围处处可见。但是毫不起眼的它,却拥有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在鲁迅先生笔下的《野草》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本书收集了鲁迅先生所写的二十三篇散文诗,其中包括《秋夜》、《影的告别》等。文章的主题都表达了作者爱憎分明、勇于战斗的精神。这本书的题辞中,作者写道:“野草,根本不深,花叶不美……当生存时,还是将遭践踏,将遭删刈,直至于朽腐。”这句话说得非常深刻,野草既没有花儿的芬芳,也没有乔木的高大。而一旦有明火,野草就会被迅速点燃而烧尽。但是,古人云:“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草的生命力永远是顽强的,它们从来不向危险低头。作者还写道:“我自爱我的野草,但是我憎恶这以做装饰的地面。”这句话是有隐含的意思的。野草比喻无辜的中国平民,而这以野草做装饰的地面则比喻当时黑暗的旧社会。这句话充分体现了作
温馨提示:当前文档最多只能预览
5 页,若文档总页数超出了
5 页,请下载原文档以浏览全部内容。
本文档由 匿名用户 于 2022-10-20 03:02:35上传分享